寺院建筑檐角下的风铃,有什么寓意?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12-16 11:50:18  来源:菩萨在线  作者:妙清
核心提示:风铃在古代有好几个称呼,如“风铎”、“宝铎”、“檐铃”等。常悬挂于大殿、佛塔等建筑物檐角下方。无人敲击,有风则自鸣,故名“风铃”。

  风铃在古代有好几个称呼,如“风铎”、“宝铎”、“檐铃”等。常悬挂于大殿、佛塔等建筑物檐角下方。无人敲击,有风则自鸣,故名“风铃”。


  我国本土钟铃文化起源


  钟铃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由来已久,大量的考古资料将钟铃文化的源头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钟铃最早是以陶制品面貌出现的,称之为陶钟。陶钟是原始部族的宗教法器,也是古代先民娱乐和传达信息的工具。


  据考古发掘证明,我国远在距今6000-5000年就已有细泥红陶制成的光素无纹的钟铃。高约9厘米,直径约5厘米。随着青铜时代的到来,钟铃文化也进入了它的首个高峰,在先秦李越制度的推动下,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衍生出庞大的钟铃体系,为之后的钟铃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寺院建筑


  东汉年间,钟铃文化迎来了它的第二个高峰。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并受到了皇室的极高重视。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融合。印度僧人在修行时,为了规范行为,在寺院管理制度中使用了敲击“犍椎”的方法召集僧众。在中国佛教寺院里,“犍椎”的功能被钟铃取代了。钟铃文化由此进入佛教文化里。


  除此之外,古印度早有在“浮图塔”上悬挂风铃的习惯,中国早期的风铃制式也受到该习惯的影响。据考证,中国早期的风铃形制异于中国传统的舌铃,融入了印度风铃的元素,这与佛教传入中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寺院建筑


  风铃的演变


  中国的风铃出现于北魏时期,一开始用于装点佛塔。在北魏杨衒之所《洛阳伽蓝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永宁寺,熙平元年灵太厚胡氏所立也。刹上有金宝瓶,容二十五石。宝瓶下有承露,金盘三十重,周匝皆垂金铎。复有铁索四道,引刹向浮图四角,锁上亦有金铎。铎大小如一石瓮子。浮图有九级,角角皆悬金铎;合上下有一百二十铎。至于高峰永夜,宝铎和鸣,铿锵之音,闻及十里。”从这段史料里我们不难看出北魏时期佛塔的铃制式。


  自北魏以降,不仅在塔上悬铃,而且寺庙殿、阁、塔等檐角也都悬挂风铃,一直沿用至今。最早,为了使建筑上精美的团和壁画不被鸟雀筑巢破坏,故悬铃而驱之。佛家思想融入中国后,这与大自然碰撞的声音有了更深刻的内涵。风铎有三种含义:惊觉、欢喜、说法。


寺院建筑


  曾有一首佛偈:“浑身似口挂虚空,不论东西南北风。一律为他说般若,叮叮咚咚叮叮咚。”这里的“叮叮咚咚”暗指的是苦、空、无常、无我之佛理,风铃在此成为了一个警醒世人修行的媒介与指向,是谓“惊觉”。而风铃之声在喧嚣世间赠予人宁静、祥和。让人不忘法喜,是谓“欢喜”。风铃更是被比作佛音,佛幻化作“风铃相”,为世人讲述真理,是谓“说法”。


  “挂月随映落满屋,天涯相隔系铜铃。”寺庙建筑四角悬挂着的风铃早已超越了“装饰”的作用,它们承载中国哲学文化的意涵,以及人们的美好向往。清脆的铃声搅动着清风,掠过修道人的耳鬓,划处悠远的佛音。


 
标签: 寺院建筑 风铃

本文标题: 寺院建筑檐角下的风铃,有什么寓意?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500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15-250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