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二十四节气与农耕文明及文化的关系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11-26 13:45:53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二十四节气”的入遗,标志着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得到了国际认同和世界各国人民的认知,它不仅丰富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而且使中国非物质文化大大融入了世界文化的范畴,也拓宽了非物质文化入遗的视野

  一、概论


  2016年11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委会上,由我国政府部门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标志我国又一项重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了世界的公认。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二十四节气”的入遗,标志着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得到了国际认同和世界各国人民的认知,它不仅丰富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而且使中国非物质文化大大融入了世界文化的范畴,也拓宽了非物质文化入遗的视野。“二十四节气”是中国日历上的极具鲜明特色的古老气象学,椐查这种历法,在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日历上是见不到的,但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这种计年的方法,也是非常新颖而奇特的。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按照天文、物候、气象将一个太阳年进行周期划分,据此来安排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农事活动。二十四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留下来的一套时间认知体系,它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几千年来我国人民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断指导我国人民日常的生产、生活,生息,所以“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文化智慧和生活智慧,劳动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渊源。“二十节气”在中国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民俗并由此衍生出许多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而正是这些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丰富了亿万人民的精神生活,支撑着他们战天斗地,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并从中获得丰裕的物质,并艰难生活下来。我国劳动人民对二十四节气有着深厚感情,而且这种感情还在不断地日益加深,随着时代发展并不断丰富着他的精神内含。


二十四节气与农耕文明


  二、二十四节气与我国农业生产关系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有著作《尚书》中就对节气有所记述。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西汉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中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每个季节有六个节气,共二十四节气。我们祖先又把5天叫1候,3候为一个节,称为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


  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璀璨文化,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宝贵的智慧结晶,曾被学者称之为中国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在古代社会中以农耕文明的中国,不通文墨的人们,在春耘、夏播、秋收、冬藏,全靠神奇的节气指导他们生产、生活,他们不仅规避了天旱,水祸,又不至于青黄不接。子子孙孙,由此繁衍生息。二十四节气,是上天给中国先人安排的“四季日程表”,所以二十四节气与我国的农业关系是息息相关。古代的中国人民按照这种节气表一年中忙忙碌碌、播种,中耕,锄草,治虫,打下了粮食,收获了疏菜弄回家中,在冬闲夏忙中慢慢的过着流水般的日子。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一首《二十四节气歌》,在民间祖祖辈辈口传心授地流传下来,有的人不会背《三字经》,《百家姓》但说起二十四节气,却象唱民谣一般给你复述下来,这种文化是一种天意的文化,就象人们懂得东方日出,日落西山,春播夏种,秋收冬藏,正是这种朴素的道理,深深印在中国人的心里。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立春是二十节气最早的一个节气,立春预示着寒冬己过,春天就要到来,万事万物开始复苏,地温开始慢慢上升。但立春并不是马上就可以播种了,因为寒冬的尾巴还没有完全收尽,立春只是一种提醒,说明春天己经到了,提示人们为春播准备备耕的物资,农具,肥料,种子,标明一切农事活动都开始了。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是指真正的播种时节到来了,于是就能看到农田里一片忙碌的景象,男耕女织,男人驾着耕牛深翻着土地,被风化了一个冬季的土地,在地温的作用下,变得稀松柔软犁铧掀起一股股泥浪,并向四周散发着泥土的芳香,整好了土地人们把一些适宜种子埋进那温暖而软软的泥土中,等待着种子的发芽。妇女在家中纺线织布操劳一切家务,人们脱去拥肿的衣服,享受着春天般温暖的生活。我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他们一边种地,一边观察天象,并根椐天象记录作物生长的规律,什么时间种,什么时间收,什么季节,适合种什么作物,他们勤于劳作,这样一年四季轮换播种,作物不断生长,粮菜不断收获,满足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并从中总结了一套有关四季的“农事歌”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掌握季节,不违农时”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古农书“《齐民要术》”上曾经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意思是说,按照季节农时去耕作,可以花较少的劳力得到良好收成。如果主观任意去做,就会劳而无获。


  仲子又曰:天为之时,而我不农,谷亦不可得而取之,青春至焉,时雨降,始之耕田,终之簋(fǔ)簋,惰者釜之,勤者钟之。矧夫不为,惰者釜之,勤者钟之。矧夫不为,而尚乎食也哉?古代人早就知道不违农时,适时耕种,才能收获自己所得到东西,从古代到现代二十四节气与我国农业生产一直紧密联系着。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农桑大国,以农业生产为主。“劳动人民对二十四节气非常重视,他们创造性把二十节气溶入到农业生产中去,靠这个神奇的二十四节气指导他们生产、生活,可见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关系息息相关国,不仅是科学的而且是必须的。说明我国劳动人民早就深刻理解天象和农时关系,并且运用发挥到了极致。在古时候的农民们将所有的农事活动,都按照历法节气来安排行事,所谓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都不失其时,则五谷不绝,六畜兴旺,道理就在于此。


二十四节气时间表


  三、“二十四节气”的科学性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发明的一种科学的时间制度,它调整着我们和自然的关系,二十四节气也不是他人随意排定的,是以严格的天文学计算为基础的,是由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决定的。二十四节气最早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因为黄河流地处我国的北温带,一年四季分明.节气明显。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定出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经过许多文化人和阳阳家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下来,并上升到国家管理层面,成立了象浑天司,光天司、司天台(监)这样的机构,并有专人负责掌管历法和天文工作。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从天体物理角度来说天文学中常用的一个坐标体系就是“地心天球”,它与地球同心且有相同的自传轴,理论上具有无限大的半径。地球的赤道和南北极点延伸到天球上,对应着天赤道和南北天极点。和地球上用经纬度定为位置一样。天球也划分了经纬度,分别命名为“赤经”和“赤纬”,地球上的经度用的是度(分秒)为单位,赤经以时(分秒)为单位。天空中的所有天体都可以投射到天球上,用赤经和赤纬定为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黄道(Ecliptic)”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的轨道平面与天球(地心天球)相交的大圆,由于地球公转受月球和其它行星的摄动,地球的公转轨道并不是严格的平面,因此黄道的严格定义是:地月系质心绕太阳公转的瞬时平均轨道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黄道和天赤道所在的两个平面并不是重叠的,它们之间存在一个23度26分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黄道和天赤道就在天球上有两个交点,这两个交点就是春分点和秋分点。在天球上以黄道为基圈可以形成黄道坐标系,在黄道坐标系中,也使用了经纬度的概念,分别称为“黄经”和“黄纬”。天体的黄经从春分点起沿黄道向东计量,春分点是黄经0度,沿黄道一周是360度,使用的单位是度、分和秒。黄纬以黄道测量平面为准,向北记为0度到90度,向南记为0度到-90度。


  除了利用天体物理的计算二十四节气外,我国古人也发明了推算和确定二十四节气的方法:一是叫等分法,将一年平均分为二十四等份,即365.2422日/24=15.218日,即每两个节气的间隔,平均为15天。另一种叫“定气法”,由于太阳在黄道上每天移动的快慢不均匀,冬至前后移动快些,夏至前后移动慢些,这样,均分法就不尽合理,古人创造了用定气来规定节气的具体日期,使春分、秋分排在昼夜平分这一天,将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分作二十四段,分配在阴历十二月里,每月月首称“节气”。二十四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在公历日期中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并有两句口诀: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由于农历协调了月球公转的周期,你一看日历就可以知道,当天夜里的能见度如何。初一为朔月,月亮只有一丝亮光,十五为望月,月亮最圆,三十为晦月,晚上一团漆黑。由于月球公转周期决定了每天夜间的能见度,可古代没现在这么多照明设备,假如夜晚没有月亮,到处是漆黑一片,所以古代人夜间捕猎,行路,作战,都是靠月亮指挥人们的行动,依靠月亮的亮度判断时间和方向。经过长时间的验证,二十节气的科学性是无庸直疑的,在采用公历纪年以后,人们习惯于用公历表示年、月、日和要办的事情。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是习惯于用农历表示节气,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节气也是有早有晚的,如在黄河流域每年夏收的时间,比长江流域晚半个多月,每年在夏收时机大批农机南下支援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抢收抢种躲过梅雨季节的来临,半个多月以后才转战到黄河流域,而这边的小麦才进入大面积的收割期。比如元旦和春节,春节在中国比元旦更热闹和狂欢,人们更重视春节这个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到春节人们提着大包小包都要回家与家人团聚一番,就连三岁的娃娃都知道回家过年,爷爷、奶奶一定会发压岁钱等等。


农耕文化


  四、二十四节气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对中国人来说,二十四节气是一个共同的认知体系,体现的是一种集体认同的情感纽带和价值体系,体现我们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二十四节气几千年来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我们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正在放射着璀灿之光,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的古老文化的精华和渊源,也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指南针,农人从事生产的风向标。除了指导我国农人的农业生产外,由节气衍生的历史文化也非常丰富。这些节气的文化己经固化在人民心中,并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节气文化不仅烘托了节日的氛围,而且为节气增添浓郁的生活色彩。这些节气文化象征着农人的幸福生活,婚姻、爱情、信仰、宗教、风土人情,喜、怒、爱、乐。同时也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相关联,这种复杂深厚的文化并深深溶入到广大百姓的生活中去。中国的传统节气,也可说是个吃食文化的导引。从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春节开始,初一饺子,十五元宵,端午粽子,到中秋的月饼,直到除夕之夜的团圆饭,简直把过节气全过成了以吃为主的食文化,才有了舌尖上的中国如此红火节气文化。如在北方一些农村地区至今流传着小雪杀猪,大雪宰羊”的风俗习惯,每到这两个节气来临,村民们便开始准备年货,磨刀霍霍向猪羊。在南方则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说法,这些行为是一喜庆,二是这些节气天气寒冷,食物能长期存放,不致于腐烂。冬至到吃饺子“立冬补冬,不补嘴空。”立冬的规矩是吃水饺,有“北吃饺子南吃鸭”之说,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所谓“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但这是玩笑的说法,只在民间流行。立春是春天的开始,立春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传统节日,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就是迎春之时,这种传统仪式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古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来年喜获丰收。在一些农村地区打春时,在孩子的衣服袖上缝上一只布公鸡,有的地方举办打春牛,送春娃并伴随游春等一系列民间活动,象征着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由于风俗不同,地区不同,各地的节气活也不尽相同,有的偏重于饮食举办要咬春卷,吃春饼,有的偏重于举办各类祭祀活动等仪式,表达对节气的敬畏、信仰、祈祷、祝福。从古到今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也是可以称是四十四节气的博物馆。


  五、二十四节气文化与民间谚语、歌谣


  二十四节气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是我国历史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基石和核心,我们为有这样丰富的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在这样的文化中度过的,受过这种文化的洗礼。没有这种节气文化,就没有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它是中国历史文化之根,是中国古代文化和文明的基因,由于二十四节扡和农事关系紧密联系,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依据天象和节气关系,把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现象进行归纳整理成属合实际的农谚和歌谣,这些农谚和歌谣,不仅用来指导生产和生活,而且形成一种天成的大自然语言,这种分享自然恩赐,适应自然需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象,渐渐成为一种形为和规则,我们祖祖辈辈这样坚持下来,正是这种文化熏陶和浸淫才使我国的民族文化丰富而发达,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自然基因。我国幅员辽阔,天气变化多端,东北有24℃的夏天,海南被称为没有冬天的海岛,象我国北方地区流传的民谣,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云遮月和雪打灯这种天象,在南方地区很难见到这种现象,这都是劳动人民根椐长期对天象气候观察总结的结果,尽管不一定完会准确,也有十之八九,说明天气无常变幻,云遮月和雪打灯,是不是存在必然的关系,有肯定也有否定,因为天气是不断变化的,但是云遮月是好兆头,雪打灯是丰年的希望,总之是百姓心中美好的希望。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意思进入秋季后。这时,太阳直射光线逐渐向南移动,因此照射在北半球的光和热一天天减少,这样一来就有利于北方冷空气积累增强。但与此同时,南方地区上空却是正在逐渐衰退中的暖湿空气,于是这时的冷空气南下后就与之在江淮地区交汇就形成了雨。于是,便开始了一场又场的绵绵的秋雨。


  人们根据多年的经验发现,每一次冷空气南下,都会带来一场秋雨、一阵秋风,同时也就会造成一次降温,气温也变得一次比一次低。如此,几次冷空气南下后,气温就显得很低了。这时夏天早已一去不返了,人们也就需要加衣御寒了,也该做一些相应的日常保健工作,在穿衣的饮食方面要多加注意,以达到养生的目的。深秋之后,天气越来越凉,人们的生活要规律,需要早睡早起。因为早睡以利养阴,早起以利舒肺,呼吸新鲜空气,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所谓“十场秋雨穿上棉”,并不是说下了十场秋雨之后人们就一定要穿棉衣了。这种说法只是形容十场秋雨后,天气已经比较寒冷,秋天即将走到尽头,冬天也就要来临了,人们就需要穿上棉衣防寒了。因此,究竟何时穿棉衣,不能一概而论,还要看各地具体的天气情况与自身的素质条件,做好充分准备,适时保暖,以防受寒。二十四节气是大自然的语言,是最纯粹的中国化的时空表述,是天人合一观念的最美呈现,节气和民谣是百姓自发的用民间语言创作而成的,其实就是一种顺口溜而己,这种民谣妇孺皆知,象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热在三伏,冷在三九,冰冬三尺,非一日之寒等等,这些民谣都形象化描述了天气的不断变化,人们正是在这种天气变化的指导下,准备过冬的衣服,收拾冬天烧火取暖的用具。这种描述写自然天气和农业及生活关系的歌谣,自然贴切,朗朗上口,成为人们约定成俗的一种自然文化,即是对天象的真实描述,又是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农耕工具


  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和对外交往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下,外来的文化也不断进入我国,一些洋节日在我国也渐渐兴起,象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等一些节日在我国大有波澜汹涌之势。作为中西文化交流这当然是好事。但是每一种文化的出现,务必会被另一种文化接受或排斥,这其中就涉及到一种文化折扣问题,西方节日在中国越来越来流行,说明西方文化在中国被接受同化,这其中必须存在本地文化折扣的现象。


  这些年来我国的民俗文化有淡化弱化的现象,一些人打着中西交流,吸收外来文化,他山之石我来用之的旗号,在社会上出现了过洋节,喝洋酒,抽洋烟,说洋话,聚洋妻。把我国本民族优秀的东西渐渐地丢弃了,其实这是一种崇洋的心理表现,没有了大国风范胸怀,其实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这个道理许多还不完全懂得。如果说我们的节日不好,为什么有的国家还在抢注我们的“端五节”,“端五节”节在我国具深厚的文化和历史渊源,我国人民几千年来,一直过着这个节日。节日的思想性,文化性,地域性政治性,民族性及丰富的内容,都深深地印在百姓的心中。屈原成为人们心中的爱国形象,划龙舟,吃粽子,家家户户插艾叶,人人脸上抹雄黄酒,驱邪气纳福接详,多么富有诗情画意。


  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这是描写我国“七夕节”情人节的诗句,七夕节即有神话传奇渊源,又有生活中真实的参照,还有对天文星相的认识,表达了男女之间渴望美好爱情的故事,极力弘扬了我国传统美德,即有浓郁的风土人情,又有暖心情人相聚的味道,简约而大方。综观上述我国这些传统的节日,契合了我国人民的美好愿望,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我国的一些节日并不比洋节差到那里去。发扬和传承我国的节气文化,就是保护我国的历史文化。今天中国己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梦”在一步步接近实现,丰富的物质生活,并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强大,国家强盛是多方面的,领先于他人,必须有令人佩服的理由和实力。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没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基础,我们用什么样的软实力与他国竟争。申遗成功只是文化复兴的第一步,在保护和传承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要大力弘扬我国的优秀历史文化,不断创新和发展优秀历史文化形式,不断充实其文化内含,扩大其文化外延,创造出一条适合中外的中国文化之路,才能使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本文标题: 细说二十四节气与农耕文明及文化的关系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495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2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15-250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3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