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海寺壁画,明代画作之典范!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10-24 10:57:40  来源:古建家园  作者:云纹
核心提示:法海寺位于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翠微山南麓,始建于明朝正统四年1439(1440年),动用木匠、石匠、瓦匠、漆匠、画士等多人,历时近5年,至正统八年才建成。原寺庙规模宏大,明、清时多次重修。

  法海寺位于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翠微山南麓,始建于明朝正统四年1439(1440年),动用木匠、石匠、瓦匠、漆匠、画士等多人,历时近5年,至正统八年才建成。原寺庙规模宏大,明、清时多次重修。


  法海寺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寺内有大雄宝殿、伽兰祖师二堂、四天王殿、护法金刚殿、药师殿、选佛场、钟鼓楼、藏经楼、云堂等建筑。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建筑布局十分规整,中轴线上原依次建有护法金刚殿、四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藏经楼,两翼对称建有钟鼓楼和伽蓝、祖师二堂、方丈一所、选佛之场,以及云堂、厨库、寮房等,距离寺1公里左右还建有远门,现仅存山门、大雄宝殿等建筑。


北京法海寺


  其中大雄宝殿面阔五间,黄琉璃瓦庑殿顶,殿中明代壁画更是北京地区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壁画,在中国现存壁画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


  壁画分布在殿内墙壁上,共有9铺,佛龛背壁的3铺,画的是水月观音,文殊、普贤菩萨。水月观音面目端庄慈祥,身披轻纱,花纹精细,似飘若动。东西墙上,画的是传说故事中的天帝、帝后、天王、信女、力士和童子等,共有35个人物,高的近2米,低的只有50厘米,并有祥云、花卉、动物等衬托。


  法海寺的壁画素以明代院体画的典范作品而著称于世。大雄宝殿内的六面墙上,至今完整保留有10幅完整的明代壁画,分布在大雄宝殿北门西侧、殿中佛龛背后和殿中十八罗汉身后的墙上。


  佛龛背后中绘观音,右绘文殊、左绘普贤二菩萨,周围绘有善财童子、韦陀、供养佛、马川狮、驯象人及鹦鹉鸟、清泉、绿竹和牡丹等。其中以水月观音画得最为传神,给人以清新明静之感。


  十幅壁画共绘有77个人物,姿态各异、栩栩如生。虽是550余年前的作品,至今仍保持着鲜艳的色彩,堪称佛教艺术的瑰宝。可以与敦煌宋元壁画媲美的法海寺壁画将会被很好地封存起来,游人再来时看到的将是这些壁画的珂罗版印刷复制品。由于空气、灰尘的日久侵蚀,保存了560年的壁画出现了剥落、颜色褪色等情况。


北京法海寺壁画


  为了保护这些艺术瑰宝,市文物局决定对壁画进行复制,而原壁画将被封存。在原来药师殿的基础上将重建一座与原来一般规模的药师殿,复制的壁画将全部在这里存放,而存有明代壁画的大雄宝殿将只对文物专家开放。


  据介绍,“文革”时,红卫兵住在殿内,由于过去殿内僧人点的蜡烛熏黑了大殿的下半部,而上半部比较高,殿内没有灯光,红卫兵才没发现这些壁画是由许多金箔制成的,从而逃过一劫。大雄宝殿顶部有三个藻井、天盖上的"曼陀罗"和菩提像也画得十分精美。


  这些壁画的作者,从法海寺附近一块明正统九年(1444年)甲子冬日太监李福善等立的楞严经幢上发现,其上所题的助缘协力善人的题名中,除了瓦匠、石匠、雕花匠、妆艺匠、嵌金匠等各色工匠的名字外,还有捏塑官陆贵、许祥,画士官宛福清、王恕,画士张平、王义、顾行、李原、潘福、徐福要等人的题名。经幢是法海寺修建完工后第二年所立,为工部营缮所副京囗陈敬所书,幢上所列人名无疑都是当时工部营缮所属下修建法海寺的工匠。由此可知,法海寺这些精湛的艺术杰作,就是这些画士官和画士所绘。


北京法海寺


  法海寺的古树名木很多,如在山门前西南方的香道上,有一座小石桥。小石桥是香道的三岔口,就在小石桥的四角各生长着一棵古柏,古柏的根都生长在小石桥的石缝中,成为一奇观,人们称为“四柏一孔桥”。


  在法海寺的山门前,高耸着四棵参天古柏,好像是四大天王守护着寺院,人们叫它们“四大天王柏”。在寺内的大雄宝殿前,巍然屹立着两棵巨大的白皮松,它们郁郁葱葱的绿冠高达30多米,白干鳞片斑驳,西边的一棵干周长达5.5米,东边的一棵干周长5米。


  特别是西边的一棵,比北海团城上著名的金代白皮松“白袍将军”还粗壮。法海寺这两棵白皮松是明代建寺时所植,今已五百六十多年。它们像两条银龙守护着大殿,人们称为“白龙松”。这两棵白皮松为京城名松,白干绿冠与大雄宝殿相映相辉。白皮松自古就被中国人民视为“白龙”或“神龙”,多植在宫殿、园林、陵寝、寺庙中。


 

本文标题: 北京法海寺壁画,明代画作之典范!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485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15-250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