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描绘未来三十年美丽乡村新格局!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4-08 09:28:35  来源:《中国政协》2018年第4期  作者:潘鲁生
核心提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振兴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重要战略之一,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振兴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重要战略之一,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这是中央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对乡村历史地位和意义的科学定位、对乡村发展现实的研判和把握、对未来三十年乡村发展蓝图的战略性规划,不仅将有力地指导解决“三农”问题,更将在乡村衰退这一全球共同的挑战中守护中华民族的乡村文明之根,在持续、平衡、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美丽乡村


  描绘未来三十年美丽乡村新格局


  乡村振兴战略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建设与发展思想一脉相承,是关怀生产生活、关注文明文化、关切民族命运意义上的发展战略,描绘了未来三十年美丽乡村的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的理念、论断和举措,从根本上强调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从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高度,深刻阐释了乡村的文化意义,明确了决定中国乡村命运的乡村地位,强有力地扭转了以狭隘的经济主义思维判断乡村价值的认识,对乡村文明的传承、文化载体的续存乃至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回归与守护都发挥了及时而长远的作用。


  正是在磅礴的历史文化视野观照下,在精神追求、文化传承的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富有诗意的“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思想。乡愁是民族的精神归属,乡愁的源头在乡村,所以从文明文化的本体上,2014年中央提出,“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从文明文化的生态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要保护好古村落。


  强调搞新农村建设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坚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正是从更深层次的文明和文化意义出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协同一体的,是综合生产生活、自然禀赋、文化传统、制度体制的蓝图。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应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以及经济、民生一系列方略有机契合、紧密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包括城乡差距,正所谓“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是基本国情,农村就是这一基本国情的最大实际”“只要乡村在中国发展的根性地位不变,‘乡村兴则中国兴、乡村衰则中国衰’的规律就不会变”。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从发展全局看,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十九大报告就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包括“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持“稳中求进”的定心丸,还有与“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科学论断紧密相关的农村发展导向,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系统的民生理念统筹下,实现的是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图景。


美丽乡村


  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和种子


  振兴是内在活力的激发,是内生动力的培育和发展,不仅包括物质上的脱贫致富、生活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的改良与提升,更有内在凝聚力、创造力的壮大和提升。乡村振兴涉及历史记忆、文化认同、情感归属和经过历史积淀的文化创造基础,往往不是片面以城市为主导的“送文化下乡”或就所谓先进模式进行移植和嫁接所能实现的,关键要实现文明再生产,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尊重乡村文明,恢复和重建乡愁记忆,对乡村文化资源有再认识再发展,从而实现振兴。


  以传统工艺为例,农村是民间传统文化的母体,是传统手工艺的富集地,尤其当传统工艺经过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剧烈冲击后,其生活基础、历史载体等主要留存在农村,而且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手工艺文化资源尤其丰富。这些手工艺文化是活的文脉,既形塑了乡村传统的民居建筑、家居装饰、用具器物、特色服饰,装点维系着民间礼俗、节日气氛,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生产、文化创造,是一种文化生产力。


  比如在贵州丹寨的调研中我们看到,依山而建的木质吊脚楼,家居简单朴素,但蜡染的衣服美丽大方,村民中不少男性从事建筑和木匠工作,女性为蜡染画蜡,传统民居建筑里保留的是传统的生活气息,蜡染图案里寄托的是美好寓意,这些手艺文化凝聚的是人文之美、乡村之美。这样的乡土文化有形、有记忆、有劳作参与、有文化传承,是一种聚人聚心聚气的文化认同,而且可以在知识经济、创意经济发展的形势下为生产发展、经济发展提供文化支持。


  以传统民俗为例,我国传统农村社会是熟人社会,有稳固的情感维系和寄托,这些亲情乡情通过风俗习惯加以表达,也是日常生产生活相互帮助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引领下,广大农村对优秀乡约习俗的自觉度不断提升,好的乡风民俗富有凝聚力,为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在岭南地区的年例调研中,我们感受到传统节日民俗的感染力,粤剧、歌舞、飘色、舞龙、舞狮等充满热情,昂扬向上。可以说,这些文化活动、仪式礼俗以及乡土乡音和传统的建筑雕塑、村社地标等就是共同记忆和情感归属,是我们抵御村落的空心化、老龄化等乡村衰落的一种精神基础和情感纽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乡村振兴战略是乡村的振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和种子的守护,在我们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上有重要意义。


美丽乡村


  重塑城乡互补的乡村文明风貌


  一段时期以来,农村被作为城市发展的原料和劳动力供应基地,导致城乡失衡。破解历史性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指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二元结构的现实出发,从我国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传统、制度体制出发”“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通过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城市和乡村共生共荣,共同发展。


  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从“手艺农村”调研情况看,传统手工艺是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资源,符合生态环保需求,依托地方物产和自然资源,进行手工艺制作,无污染,是绿色产业;具有循环经济价值,手工艺原材料及产品可再生、可降解、可循环利用,生态高效;具有劳动力密集特点,有益于发展生产,促进就业;具有文化创意空间,特色手工艺反映地方文化传统,体现人文风土特色,融会当下创意创新,是特色文化产业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具有产业辐射效能,特色手工艺发展有助于带动当地民俗旅游、土特产加工、智慧农业发展,具有产业延伸和拉动效应,农村手工艺生产发展是富有特色的农村文化产业。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城乡互补,是留住乡村文化根柢、保留乡村文化源的互补,是保护和激发乡村文化活力的发展举措。从这些年的乡村调研的情况看,无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还是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乡村发展的基础和机遇往往在于富有特色的乡土文化。乡土手艺、民俗礼仪、民居建筑等是振兴发展的历史文化财富,其中包含民间的创造智慧,蕴含优秀的地域精神,维系和凝聚着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是乡村振兴的文化生产力。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我们要进一步形成乡村的文化自觉,坚定乡村的文化自信,更深刻地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文关怀、人文情愫和文化使命,扎扎实实去探索和践行。


  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有机体,二者均应实现可持续发展、相互支撑。通过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将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繁荣富强、农民安居乐业,实现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的交融互补,在生产发展、生活幸福、文化繁荣的基础上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文标题: 乡村振兴战略,描绘未来三十年美丽乡村新格局!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418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15-250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