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旅游:中西方养生模式有什么区别?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2-21 10:12:02  来源:古建中国  作者:汉五铢
核心提示:现如今,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效率、高要求、高压力造就了很多都市人的亚健康。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进一步提高,对各类养生保健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给旅游度假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如今,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效率、高要求、高压力造就了很多都市人的亚健康。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进一步提高,对各类养生保健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给旅游度假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养生旅游把养生和旅游结合起来,恰恰能够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


  把旅游和中医药、饮食、武术等各地方、民族养生项目结合起来,让旅游者的身心在某种环境下放松,舒缓压力,调理休养,适时地消除亚健康状态。近年来旅游市场从观光旅游为主向度假型旅游为主的转变,说明旅游者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这也为养生旅游的发展提供契机。


养生旅游


  西方养生传承了中国古代养生之学,而后不断结合古希腊、古埃及文明,不断的演进,形成了一套独到的养生之学:科学养生之法。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的因素,集中华民族数千年养生文化于一身,以独特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特点,为我国养生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综合对比分析国内外养生模式基本都是以精神+饮食+观念+科学,只是侧重点各有不同。


  西方养生模式


  在精神上西方人养生重在张扬个性,有欲则刚。


  在饮食上西方是一种理性的、讲求科学的饮食观念。他们强调饮食的营养价值,注重食物所含蛋白质、脂肪、热量和维生素的多少,特别讲究食物的营养成分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和天然营养,而不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


  在运动养生方面,西方人喜欢球类、长跑这种高能耗的运动,或者普拉提、瑜伽功等这种低耗能运动,但无论低能耗,抑或高能耗的运动方式,其目的都是让全身的血液循环,已达到保健养生的效果。


养生旅游


  在观念上西方养生不同于东方的“大和”理念,强调科学养生,依靠各门自然科学所提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培养生物学家的科学意识,赋予了养生的自然科学属性,使其摆脱了思辨推理的选项而成就生物工程模式下的实验科学。


  在养生科学上,西方人运用其现代运动科学、人类学、健康科学、现代美容科技等多方理论,开创出运动养生、SPA养生、汗蒸养生、西医现代临床诊疗、音乐养生等诸多物理化学养生项目,现已推广至世界各地。


  中国养生模式


  中国传统养生讲究精神养生法,其是指通过净化人的精神世界,自动清除贪欲,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纠正错误的认知过程,调节情绪,使自己的心态平和、乐观、开朗、豁达,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养生旅游


  中医作为中华名族传统医学,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是历代养生家、医家和广大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防病保健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摄生保健的内容,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养生方法,是国内养生项目的基础。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即遵循“药食同源”的原则。从广义的角度讲,食物与药物一样,来源于大自然,同时也能治疗疾病。直到今天,仍有很多食物被当作中药广泛使用,所以中国人在日常饮食中很注重营养的合理搭配,并适当补充补血补气食物,做成药膳,它会有助人们防病抗病。


 
标签: 养生 旅游

本文标题: 养生旅游:中西方养生模式有什么区别?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405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15-250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