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创新的方式,发展乡村旅游?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1-18 09:25:53  来源:古建中国  作者:汉五铢
核心提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全国乡村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生机,而乡村文化的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新时代如何将我国绵延五千年的乡村文明和农耕文化重新焕发活力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全国乡村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生机,而乡村文化的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新时代如何将我国绵延五千年的乡村文明和农耕文化重新焕发活力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


  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引擎和方式,在全国很多地方都通过“文旅+乡村”的模式推动发展,如:浙江鲁家村、浙江乌镇乌村、陕西的袁家村等。那么,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我们如何通过创新的方式发展乡村旅游呢?


乡村振兴


  1.活态化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文化悠久,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丰富多样、特质鲜明的农耕文化遗产,新时代乡村振兴我们不能将这些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财产继续束之高阁,需要以活态化的方式呈现乡村民间技艺和农业艺术作品才是最好的选择。


  2.体验化


  现在多数青年人、儿童及大量的城市人群早已脱离了乡村生活,对传统的乡村农耕文化一无所知,但是我们的农耕文化和一些农耕活动对他们又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我们需要深度挖掘农耕文化,将农事活动与休闲旅游度假相结合,通过原乡、原俗的农耕体验传承农耕文明。


  3.科技化


  科技的进步也在助推着农耕文化不断向前发展。如借助高级进行农作物的种植、管理等,如:智能温室、现代农业园、无土栽培技术等,当然我们也可以借助高科技打造农耕类景观或体验性的旅游项目,如:田园小火车、3D麦田漂流记、VR麦田、机器人麦田守望者、无服务员智能餐厅、高仿真耕作雕塑、食品加工流程、稻田声光电艺术、温室农业、太空农业、立体农业、体感植物等新一代休闲农业产品,都可以让游客体验多元的农耕文化。


乡村振兴


  4.艺术化


  我们的传统农耕文化和艺术具有天然的渊源,如我们古代的农耕器具、生活用品、祭祀活动、民间歌谣、表演活动等等都是勤劳的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劳作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创造、改造形成的。在更加注重旅游审美性的当下,农业成为艺术造景的重要来源之一,如七彩花田、稻田画、麦田怪圈、茶海梯田、稻田迷宫等充满艺术气息的农业景观大量涌现。


  5.文创化


  农业与文创深度融合助推“走出去”。文化创意与农业要素的融合,能够将地域特色的农耕文化生动、丰富地呈现给消费者,也可提升农产品的情感及多重消费价值。这是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价值、塑造农业品牌形象的有效手段。


  6.游戏化


  通过农耕文化主题乐园寓教于乐。我国的农耕文化,凝聚了国人几千年的生产和生活智慧,丰富的农业科技和农业工具可以被转化和创新利用,成为当下热衷的旅游爆款产品。


乡村振兴


  7.节庆化


  多元参与的农业嘉年华盛会。农业嘉年华是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以狂欢活动为表现形式的休闲农业活动,是拓展都市现代农业实现形式、发展方式、运行模式的一种新探索、新实践。其中的内容包括特色农产品展销、精品农业擂台赛、农业科技展示、创意农业体验、采摘体验、农地音乐节、小火车、碰碰车、穿梭机、农趣活动、乡村大舞台和花车巡游、3D魔幻迷城、埃及探险、5D动感影院、美食、创意手工、特色居住屋等农业体验和娱乐活动。


  8.全息化


  全息农业,是将地理信息、网络通讯、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与生态学、植物学、土壤学等常规农业科学有机结合,在尊重各类生物自然生长规律的同时,充分挖掘利用万物相生相克的天然机理,致力于强化人类和动植物自然进化的生命记忆信息,从而打造生物内循环生态链的农业开发模式。植物网红、智慧种植、全然养殖、四季养生等,都是全息农业的典型应用方式。


 

本文标题: 如何通过创新的方式,发展乡村旅游?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3936.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15-250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3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