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农耕文化旅游化的创新方法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1-15 09:03:39  来源:古建中国  作者:金银错
核心提示: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坚持把乡村振兴和文化振兴进行有机结合,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模式。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坚持把乡村振兴和文化振兴进行有机结合,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模式。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耕文化蕴含优秀思想价值、人文精神,如何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发展。


  1.活态化


  我国是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农业大国,自然与人文的地域性差异创造了种类多样、特色明显、内容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体验经济时代,将文化遗产束之高阁已经不是最佳的保护方式,以活态化的方式呈现乡村民间技艺和农业艺术作品才是最好的选择。


农耕文化


  2.体验化


  深度挖掘农耕文化,将农事活动与休闲旅游度假相结合,通过原乡、原俗的农耕体验传承农耕文明。如选择一些有趣的农业活动,做好活动组织及安全预案,让游客参与到丰富的农业生产活动中来,从而体验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稼穑之苦,让游客在趣味的农业劳作中明白一饭一食来之不易,学会尊重劳动、敬畏土地、珍惜粮食。


  3.科技化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也逐渐步入信息化科技化的发展阶段,这助推了农耕文化的华丽转身。田园小火车、3D麦田漂流记、VR麦田、机器人麦田守望者、无服务员智能餐厅、高仿真耕作雕塑、食品加工流程、稻田声光电艺术、温室农业、太空农业、立体农业、体感植物等新一代休闲农业产品,都可以让游客体验多元的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


  4.艺术化


  一切艺术皆源于生活,因此农业和艺术具有天然的渊源。古代的农具、生活用具、祭祀舞蹈、生产谣谚等,都是人民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创造、改造形成的。在更加注重旅游审美性的当下,农业成为艺术造景的重要来源之一,如七彩花田、稻田画、麦田怪圈、茶海梯田、稻田迷宫等充满艺术气息的农业景观大量涌现。


  5.文创化


  文化创意与农业要素的融合,能够将地域特色的农耕文化生动、丰富地呈现给消费者,也可提升农产品的情感及多重消费价值。这是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价值、塑造农业品牌形象的有效手段。


  6.游戏化


  我国的农耕文化,凝聚了国人几千年的生产和生活智慧,丰富的农业科技和农业工具可以被转化和创新利用,成为当下热衷的旅游爆款产品。


农耕文化


  7.节庆化


  农业嘉年华是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以狂欢活动为表现形式的休闲农业活动,是拓展都市现代农业实现形式、发展方式、运行模式的一种新探索、新实践。


  8.全息化


  全息农业,是将地理信息、网络通讯、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与生态学、植物学、土壤学等常规农业科学有机结合,在尊重各类生物自然生长规律的同时,充分挖掘利用万物相生相克的天然机理,致力于强化人类和动植物自然进化的生命记忆信息,从而打造生物内循环生态链的农业开发模式。植物网红、智慧种植、全然养殖、四季养生等,都是全息农业的典型应用方式。


  全息农业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与当代智慧科技无缝连接,兼顾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生命健康,全息化是农业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满足人们对无公害、无污染、更多营养、更多能量等高品质生活要素需求的重要发展方向,有着巨大的推广价值。


 

本文标题: 文旅融合:农耕文化旅游化的创新方法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3915.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15-250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3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