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历史的“蜇庐”花园:张钫故居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9-04 13:23:57
核心提示:张钫故居位于新安县铁门镇。故居西百十米处,原来是张家“蜇庐”花园,因张钫收集大量唐代碑志藏展与此,后改为千唐志斋。

  张钫故居位于新安县铁门镇。故居西百十米处,原来是张家“蜇庐”花园,因张钫收集大量唐代碑志藏展与此,后改为千唐志斋。1986年6月,张钫骨灰由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移葬于“蜇庐”花园之中。“蜇庐”建一书房,为张钫读书专用。也许为当年蛰居之便,也许是军事家安全之虑,张家故居与花园之间有一地道相连,地道内辟有暗室,可做防空袭之用。


  张钫是著名的爱国起义将领,是中国共产党忠实的朋友,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辛亥革命元老、民革前辈之一,还是一位知名的书法家、收藏家。张钫故居见证了张钫同志为国家、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为充分发挥张钫故居在民革自身建设中的作用,教育广大民革党员干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民革中央决定命名张钫故居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史教育基地。


张钫


  张钫先生生平简介


  张钫(1886—1966),字伯英,号友石老人,辛亥革命元老、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河南新安人,少年时期受孙中山先生的影响,弃文从武,立志共和。1907年春,他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炮兵科学习,1908年加入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从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陕西新军张凤翔部任职,并与张凤翔等在西安共谋起义,脱离清军统辖。之后,他被任命为东路征讨大都督,兵出潼关,攻打清兵,屡战屡胜,名声大振。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复辟称帝,张钫深为不满,不予合作,被袁世凯诱捕入狱。及至蔡锷的护国军讨袁成功,袁世凯垮台,张钫才被释放。张钫出狱后回到陕西,与于右任组织陕西靖国军,于右任任总司令,张钫任副总司令。其后一段时间,他蛰居新安故里。20世纪30年代,他出任国民党第二十路军总指挥兼任河南省代主席;抗日战争爆发,受命任国民党第一战区预备总指挥。1938年调任国民党军事参议院副院长,后任院长。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委任张钫为鄂豫陕绥靖区主任,而当时国民政府已经名存实亡。张钫环顾时局,决定弃暗投明,1949年底在四川率部起义,此举对和平解放四川做出了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钫被推选为全国政协委员;1951年,应中共中央统战部邀请,到北京参加统战部举办的学习班,并受到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志的接见,毛泽东见到他时,称他是“中原老军事家”,1966年在北京病逝,享年81岁。


  张钫先生为人正直,轻财好义,对有疾苦困难者常常解囊相助,对无力求学的贫寒学生尤为关怀备至。他在家乡创建学校,兴办实业,筹修县志,贮藏典籍,泽被后世,惠及乡里,有口皆碑。他保护维修汉函谷关并使汉关重放异彩。尤其是他搜集了大量唐代石刻,保存了许多珍贵文物,为研究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张钫故居


  张钫故居的历史沿革、现状


  张钫故居包括张钫纪念馆和千唐志斋两部分,由新安县正科级事业单位千唐志斋博物馆负责管理。张钫纪念馆坐落在新安县铁门镇西后街路北,与千唐志斋一路相隔。张钫故居始建于1917年,占地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坐北朝南,规模庞大,房舍绝大多数为砖木结构,基本保持着明清时期北方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特别是主体部分,为三进的四合院连环结构,布局严谨,错落有致;但有别于传统的,是它的门窗和内部装修,其采用的是西式风格,尤其是大量采用了在当时需要进口的水泥、玻璃等建材,使得整座宅院呈现出中西结合的典型特色。是河南古建筑群中独具特色的民国初期民居建筑群。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钫故居曾做过公社的招待所、“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指挥部,后来成了铁门镇政府的家属院。到2006年,张钫故居已经变得破败不堪,隐患重重。在各级领导的共同关注下,我县邀请古建筑保护专家进行考察,组织召开项目论证会议,编制了“张钫故居维修保护方案”并通过专家论证。张钫故居的维修保护工程2008年4月开始实施,至2010年10月完工,工程总投资800万元。2011年,县委、县政府又把张钫故居陈列布展和地下通道恢复工程确定为“十大攻坚战”项目之一,在省、市文物部门和洛阳博物馆、山陕会馆的协助下,经洛阳著名收藏家陈国荣先生大力支持;张钫先生儿子张广平、张广武、张广远等海内外亲属辛勤努力,把张钫先生留下来的部分物品和珍藏书籍整理齐全,得以在纪念馆内陈列展出。


  前几年,在千唐志斋博物馆广场隆重举行辛亥革命100周年暨张钫纪念馆开馆仪式。张钫先生子女张广敏、张广武、张广平、张广远;世侄王励前,长孙张樑等百位亲属及好友代表也专程从海内外返乡参加开馆仪式。


  张钫纪念馆内陈列以张钫先生生平事迹为主线,展示张钫先生追求真理、坚持正义、乐善赈灾、兴学育人的一生,教育我们应当学习张钫先生赤诚爱国的高风亮节,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革命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把握时代脉搏,团结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各界人士同心协力、振兴中华,为实现祖国统一做出贡献。


  张钫先生纪念馆陈列分为五个部分:第一、张钫纪念馆主展厅;第二、张钫先生起居室;第三、张钫先生重要事迹展示;第四、张钫先生和康有为;第五、张钫先生和于右任。


张钫故居


  张钫故居下一步保护利用的想法


  张钫先生是辛亥革命元老和民革前辈,他为国家和民族奋斗一生,他的经历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优越性。张钫先生故居从规模及内容上都极具代表性,具有较大的影响,近年来,在民革河南省委会、民革洛阳市委会的积极努力下,在市县两级统战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张钫故居于2014年开始申报民革中央党史教育基地,2015年9月,张钫故居被民革中央命名为党史教育基地,民革中央副主席修福金为教育基地揭牌。


  张钫故居被命名为民革中央党史教育基地后,将成为民革党员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民革前辈优良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也将成为洛阳统一战线深入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张钫故居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张钫先生生平及精神的研究,发挥千唐志斋在书法艺术、唐代历史方面的独特优势,扩大对外交流,加强自身建设。


  目前,张钫故居内部陈列展品比较单一,建议动员海内外有识之士征集一些名人和张钫有交集的资料,诸如:张钫于于右任、张钫与王广庆等人的历史渊源,建立单独展厅,丰富布展内容。


  由于张钫纪念馆是省保单位,千唐志斋免费开放后,张钫故居虽然售票参观,但实际收入逐年减少,难以维持正常运转。建议争取免费开放,由国家给予经费补助,以弥补经费不足,以利于张钫故居更好的利用和发展。


 

本文标题: 百年历史的“蜇庐”花园:张钫故居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335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15-250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