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产业将开启新的篇章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05-15 10:46:49
核心提示: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

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或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


  乡村旅游产业将开启新的篇章,但想要做好以农业生产为目的的乡村旅游,乡村景观应还原乡村本来最质朴的面貌。然而特色危机、文化断层和邻里功能消失是目前乡村景观营造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一些地方经济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不注意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村落似乎成为建筑物群落,聚居的内涵被掏空。


  生活中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有含义的,这种含义是在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世世代代在自然过程的适应和交流中沉淀下来的。


  亮眼辩景总结了一下,现阶段我国乡村景观的塑造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今天整理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保留聚居传统、营造公共空间


  很多人回忆起儿时穿越风水林的情景:“在我心里,越来越频繁的浮现儿时穿越黄花摇曳的农田和神秘风水林时起伏跳跃的视野,那种广阔、那种深邃、绚丽”过去的江南水乡,村村必有一口水井、一个池塘、一个大操场。尤其是这个操场简直是全能的:农忙用于晒谷、农闲用于打篮球、殡丧时又可以作道场等,因此规划设计汇总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些现有的“公共空间”。同时要与时俱进,在功能上充分考虑现时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


  二、尊重地方精神,发掘地方文化


  石文化、水文化、酒文化、桥文化都可以作为乡村景观规划的重点,这些是相对显露的文化,很多设计师都已经注意到这些特质。但另外一些隐性文化,可以一种更为通俗的方式广为人民群众接受,那就是散落民间流传于人们群众口头的那些美丽神话、历史典故和名人逸事等。选择适当的形式来展示丰富的、有价值的历史,可使乡村景观更有内涵。


  三、发挥经济职能,让景观产生效益


  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特色养殖,区域经济和劳动场景等都能成为景观的一部分。乡村的块状往往比较显著,比如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工商业等,也有干脆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当然,如果规划能充分考虑经济产业布局与景观营造之间的关系,得到经济基础的支持,那么景观规划思想也能贯穿始终。总之,只有当规划思想被证明是经济的,有效的,乡村特色景观之路才能走得更远。事实上,从长远来看,绝大多数成功的规划思想都能引导经济的健康发展,而少部分规划思想,尽管它的经济作用不是那么立竿见影,但只要因地制宜地塑造好乡村景观,也能获得精神上的成功。


  例如最美乡村回迁房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曾出现在作家郁达夫的笔下:“这是一个恬静、悠闲、安然、自足的江边小镇……”


  吴冠中笔下的旧时江南,白屋连绵成片,黛瓦参差错落,曾经是寻常巷陌,多年后却是很多人记忆中回不去的故乡。当在微博上晒出一组富阳东梓关农村回迁房的建筑组图后,顿时炸响一片惊叹,人们赫然发现,吴冠中笔下的水墨江南,竟真的走进了现实。


  已成“网红”的回迁房,就在村子的南面,穿行其间,三层的白色建筑错落布局,三三两两形成12个组团,共46幢。其最大的亮点是抛开了一味地仿古,而是用现代的抽象线条来展现传统民居的神韵,借鉴了吴冠中笔下的江南民居,温婉内敛、简约大气,远看分明已融入乡间,近看却丝毫没有拘泥于传统建筑形式。既好看又实用,并遵循堂屋坐北朝南,院落由南边进入的习俗。


  曾经村民舍弃老宅去他处谋生,如今搬回了美丽的故乡居住,随着富阳“最美乡村回迁房”的火爆,东梓关村在春节期间变成了旅游景点,吸引众多游客一探这幅水墨“画卷”。


  乡村旅游必须重视乡村景观的塑造,然而乡村景观不仅仅要保留聚居传统;尊重地方精神、发掘地方文化、设计营造符合当地环境的建筑;发挥经济职能,更重要的是必须把当代村民的生活放进去,重构乡村的美与生活。

 

本文标题: 乡村旅游产业将开启新的篇章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33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15-250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3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